河北大学土木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添加时间:2024/12/24 17:04:00


一、学科简介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按照我国学科设置及专业划分,土木工程所属学科门类及代码为工学[08],所属一级学科门类及代码为土木工程[081400]。本学科围绕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材料等领域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在结构监测评估、岩土工程减灾和公路路面耐久性评估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二、研究方向

1.结构工程

1)结构检测与健康监测:结构施工监测与控制、结构损伤识别、灾损结构检测鉴定、抗震鉴定检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方案设计、结构检测数据分析与状态评估,结构加固理论与技术;

2)结构工程计算与仿真技术:结构振动与控制,结构全生命周期(从施工到拆除)仿真,复杂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桥梁、大跨空间结构、近海工程等)在灾害荷载(地震、风、海浪、车辆、火灾等)作用下的破坏及倒塌模拟;

3)抗震性能研究:结构抗震减震设计、抗震可靠度分析、地震易损性、结构鲁棒性、抗震性能评定、基于可靠度的抗震设计。

2.岩土工程

1)岩土地震工程:地震、波浪等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残余变形特性、强度特性、孔隙水压力模型、弹塑性本构模型;岩土工程的震害机理、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减隔震理论与方法、风险评估方法。

2)环境岩土工程:地下水污染修复理论与方法、土壤污染修复理论与方法、垃圾填埋场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地震、降雨和施工引起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破坏机理、稳定性评价方法、治理设计理论、监测与预警理论与方法、风险评估方法。

3)岩土工程:岩土体细观结构及力学特征、参数原位测试、岩土体强度与变形特性、本构模型、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方法、地基处理与加固方法。

4)特殊岩土工程:可燃冰开采、地热开采的岩土体强度变形特性、渗流机理及其有效利用对策;盐渍土物理力学参数、本构模型和工程性状计算方法。

3.道路与桥梁工程

1)公路路基强度与稳定性分析:软弱土质路基处理、边坡防护与处置、公路地质病害防治、道路路基检测与评价。

2)路面材料与结构性能分析:半刚性基层结构与材料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与路用性能评价,路基路面智能压实及车路协同技术。

3)道路施工与管理:智能化动态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道路BIM信息化管理技术、道路路线优化技术。

4)桥梁、隧道结构检测与监测:桥梁与隧道健康监测与检测、桥梁与隧道受力数值分析、在役桥梁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4.工程材料理论与应用

1)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材料、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煤矸石混凝土材料、绿色建筑材料、道路新型废弃材料、多孔多相介质等土工材料的循环利用与评价、多物理场耦合行为及其工程响应。

2)新型复合/多孔材料、微纳米材料、不锈钢等相关材料的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分析、损伤特征演变规律、数值模拟与实验表征。

3)压电智能系统力---湿等多场耦合行为的精细计算与分析及其应用;土木工程学科交叉领域的力学与多学科耦合理论与科学计算。

三、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中建设的需求,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  树立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学术作风; 

2.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及必要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熟悉土木工程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具有解决科学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一定创新型成果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

3.  具有应用第一外语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学科所属专业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五、中期筛选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按照学校相关文件组织开展中期筛选工作。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三学期将中期检查报告的文字资料提交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审阅。由本学科中期检查报告评议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的中期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审查。中期检查报告的评议结果为优秀、良好、差。评阅为差等级,必须在一个月内再次进行中期检查报告,第二次中期检查报告仍为差等级,延期三个月进入开题报告环节。

六、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文献查阅与综述、选题、开题报告、研究计划实施、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及论文答辩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密切结合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要有新见解。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一年(从开题报告到全面完成)。

2.论文开题应在第三个学期完成,硕士研究生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文字资料提交导师审阅并同意后,方可开题。本学科开题评议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评议和审查。不通过者必须在二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仍未通过者,延期一年。

3.论文中期考核,在第五学期初完成,由导师在内的专家组对学位论文进行中期考核。专家组对论文进展情况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4.在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进行论文预答辩,对学位(毕业)论文初稿进行全面、细致、充分的预审。在答辩前,每名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且河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全国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文章。研究生在申请预答辩前,必须提交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原件,报送研究生学院培养与学位办公室审核。组织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具体按照《河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进行。通过论文评审的研究生,可申请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按照《河北大学学位条例实施细则》等文件规定执行。

七、毕业条件

1.课程学习。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

2.学术活动。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不少于10次学术活动,并撰写学术报告小结;以主讲人或宣讲人身份,参加在校内外举行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不少于1次。对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应填写《河北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一览表》,该表由导师及领导签署意见后,于毕业前交研究生学院培养与学位办公室,经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论文答辩。

3.提前毕业。符合《河北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的规定》(校研字〔2015〕5号)相关要求的,可申请提前毕业。

4.论文答辩。学位(毕业)论文经专家评审合格、通过学位(毕业)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审查后,准予毕业。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通过毕业资格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九、学分及课程设置

本学科所属专业最低修读学分为26分,其中学位课14学分,非学位课12学分。研究生课程考试不设补考环节,考试成绩低于60分的需重修。

土木工程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说明

课程号

学分

学期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必修课

6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S0000001

2

1

考试

通用学术英语

TS0000002

2

1

考试

专业学术英语

TS0000003

2

2

考试

专业必修课

8学分)

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XS1408001

2

1

考查

数值分析

XS1408002

2

1

考试

有限单元法

XS1408003

2

1

考试

弹塑性力学

XS1408004

2

1

考试

非学位课

公共通识课

2学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读

TT0000101

1

2

考查

自然辩证法概论

TS0000102

1

2

考查

结构工程方向选修课(12学分)

结构动力学(必修)

XS1408101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10学分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必修)

XS1408102

2

2

土木工程检测与监测技术(必修)

XS1408103

2

2

现代钢结构

XS1408104

2

2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XS1408105

2

2

结构可靠性理论及应用

XS1408106

2

2

岩土工程方向选修课(12学分)

结构动力学(必修)

XS1408101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10学分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必修)

XS1408102

2

2

土木工程检测与监测技术(必修)

XS1408103

2

2

高等土力学

XS1408107

2

2

多孔介质流体力学

XS1408108

2

2

高等基础工程

XS1408109

2

2

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选修课(12学分)

结构动力学(必修)

XS1408101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10学分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必修)

XS1408102

2

2

土木工程检测与监测技术(必修)

XS1408103

2

2

路基、路面工程

XS1408110

2

2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XS1408111

2

2

道路建筑材料

XS1408112

2

2

工程材料理论与应用方向选修课(12学分)

结构动力学(必修)

XS1408101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10学分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必修)

XS1408102

2

2

土木工程检测与监测技术(必修)

XS1408103

2

2

工程材料理论与应用

XS1408113

2

2

断裂力学

XS1408114

2

2

工程流体力学

XS1408115

2

2

必修环节

实践环节

入学教育与学术规范

XS1408116

0

1

中期筛选

XS1408117

0

3

学术活动≥10

XS1408118

0

1-6

论文环节

论文开题

XS1408119

0

3

过程管理

无学分

论文预答辩

XS1408120

0

6

论文评审

XS1408121

0

6

论文答辩

XS1408122

0

6


*公共外语课程按入学时的外国语考试科目修读相关语种。

十、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1. 非学位课中的方向选修课模块由各学院自行设置,并给出具体选修学分要求。

2. 学生毕业总学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通识课+方向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