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添加时间:2024/12/24 17:09:15


       一、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类别简介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类别代码是086100。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从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方向,包括道路结构及材料、新型筑路材料研发、长寿命路面建造技术、交通环境治理、交通基础设施灾害防治、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道桥工程健康监测与性能评估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道路与铁道工程

1)新型筑路材料研发

围绕国家发展过程中“减碳”和环保的需求,以材料、化学、光学等学科为基础,开展固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筑路材料研发,包括旧路材料再生技术、掺加废轮胎橡胶粉、废钢渣、废塑料的筑路、环保型养护材料研发。

2)长寿命路面建造技术

针对我国高等级公路使用寿命较短、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融合化学、力学、计算机、大数据及通信技术等,开展长寿命路面材料和结构的设计方法研究,包括路面长期性能演化及评估方法、路面力学行为与损伤机制、路域环境场演变监测、路面仿真技术等研究,同时开展道路工程的智慧检测与监测,为构建交通荷载与环境长期作用下路面性能演化分析及长寿命路面设计提供指导。

2、交通安全与环境

1)交通环境治理

面相国家“交通强国”和“绿色交通”等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道路交通域内环境治理、道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研究,包括汽车尾气降解路面材料、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净化径流污染、交通基础设施自清洁外表面、道路融冰雪技术及道路工程固废资源化利用等科研工作。

2)交通基础设施灾害防治

面向国家“防灾减灾”等重大战略需求,围绕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多灾害诊治与韧性提升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核心技术开展科研工作。针对地震、降雨、洪水、风沙等灾害环境,研究路基、隧道、桥梁等重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灾变机理,研发高性能长寿化的应急加固材料与装置,发展多灾害作用下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长期提升理论与技术。

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

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依托当前先进的智能化设计和施工技术,主要研究包括以模块化、标准化、共享化为前提的交通基础设施功能设计、施工,构建以灵活度、集成度为目标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研发智能化的经济、安全、实用的整体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技术。

2)道桥工程健康监测与性能评估

以土木工程、信息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基础,开展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路基智能压实技术研究。结合桥梁检测系统规划设计,开展桥梁安全监测与损伤检测、结构健康监测、结构损伤识别与诊断、结构检测与评估、结构振动控制等研究。通过道路桥梁的结构健康监测理论与技术, 评估结构寿命,建立高效、耐久的道路桥梁运营预警系统,为桥梁后期安全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三、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中建设的需求,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学术作风。

2.掌握交通运输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从事交通运输专业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一定创新型成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3.具有应用第一外语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五、中期筛选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按照学校相关文件组织开展中期筛选工作。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三学期将中期检查报告的文字资料提交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审阅。由本学科中期检查报告评议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的中期检查报告进行认真的评议审查。中期检查报告的评议结果为优秀、良好、差。评阅为差等级,必须在一个月内再次进行中期检查报告,第二次中期检查报告仍为差等级,延期三个月进入开题报告环节。

六、实践活动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参与实际工程课题和科研课题以及本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从事必要的实验研究、程序设计、论文撰写及一般教学实践。通过上述环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三年应不少于10次,主讲不少于2次。对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应填写《河北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一览表》,该表由导师及领导签署意见后,于毕业前交研究生学院培养与学位办公室,经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论文答辩。

七、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文献查阅与综述、选题、开题报告、研究计划实施、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及论文答辩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密切结合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要有新见解。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一年(从开题报告到全面完成)。

2.论文开题应在第三个学期完成,硕士研究生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文字资料提交导师审阅并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由本学科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评议审查。不通过者必须在二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仍未通过者,延期一年。

3.论文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完成,由导师在内的专家组组织中期考核。指导小组对论文进展情况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4.在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进行论文预答辩,对学位(毕业)论文初稿进行全面、细致、充分的预审。在答辩前,每名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且河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申请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成果。研究生在申请预答辩前,必须提交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原件,报送研究生学院培养与学位办公室审核。

在答辩前,组织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具体按照《河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进行。通过论文评审的研究生,可申请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按照《河北大学学位条例实施细则》等文件规定执行。

八、毕业条件

1. 课程学习。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

2. 实践活动。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活动。同时,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三年应不少于10次,主讲不少于2次。对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应填写《河北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一览表》,该表由导师及领导签署意见后,于毕业前交研究生学院培养与学位办公室,经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论文答辩。

3. 提前毕业。符合《河北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的规定》(校研字〔2015〕5号)相关要求的,可申请提前毕业。

4. 论文答辩。学位(毕业)论文经专家评审合格、通过学位(毕业)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审查后,准予毕业。

九、学位授予

研究生通过毕业资格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十、学分及课程设置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最低修读学分为26分,其中学位课12学分,非学位课14学分。研究生课程考试不设补考环节,考试成绩低于60分的需重修。

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可以采用口试、笔试或写读书报告、论文的形式,但应有—定数量的笔试(各专业(或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无论采取何种考核方式,均应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的程度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成绩均按百分制成绩评定。

土木水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说明

课程号

学分

学期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必修课

4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S0000001

2

1

考试

通用学术英语

TS0000002

2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8学分)

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XS1408001

2

1

考查

数值计算方法

XS1408002

2

1

考试

有限单元法

XS1408003

2

1

考试

弹塑性力学

XS1408004

2

1

考试

非学位课

公共通识课

2学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读

TT0000101

1

2

考查

自然辩证法概论

(含延安精神专题讲座4课时)

TS0000102

1

2

考查

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选修课

12学分)

路基、路面工程(必修)

XS1408101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12学分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必修)

XS1408102

2

2

道路建筑材料(必修)

XS1408103

2

2

土木工程检测与监测技术

XS1408104

2

2

绿色交通材料

XS1408105

2

2

现代路面材料与养护

XS1408106

2

2

交通安全与环境方向选修课

12学分)

路基、路面工程(必修)

XS1408101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12学分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必修)

XS1408102

2

2

道路建筑材料(必修)

XS1408103

2

2

交通运输安全

XS1408110

2

2

路基处理及边坡工程

XS1408111

2

2

交通环境工程

XS1408112

2

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选修课(12学分)

路基、路面工程(必修)

XS1408101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12学分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必修)

XS1408102

2

2

道路建筑材料(必修)

XS1408103

2

2

智能交通系统基本理论与应用

XS1408107

2

2

土木工程检测与监测技术

XS1408108

2

2

路面设计原理与数值仿真

XS1408109

2

2

必修环节

 

实践环节

入学教育与学术规范

ZS1408006

0

1

 

生产实践

ZS1408007

0

3-5

学术活动

ZS1408008

0

1-6

论文环节

论文开题

ZS1408009

0

3

过程管理

无学分

论文预答辩

ZS1408010

0

6

论文评审

ZS1408011

0

6

论文答辩

ZS1408012

0

6

*公共外语课程按入学时的外国语考试科目修读相关语种。

十、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1. 非学位课中的方向选修课模块由各学院自行设置,并给出具体选修学分要求。

        2. 学生毕业总学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通识课+方向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