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道路与桥梁工程装配式技术重点实验室属于土木工程行业,道路与桥梁领域。实验室面向绿色低碳道路建筑材料、装配式结构及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发展,通过进行材料→构件→结构的一体化分析,理论→实验→模拟→开发于一体的研发模式,将对我省土木工程产业化的升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健全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起了支撑与引领作用。实验室已有研发团队2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8人,试验用房3500m2,仪器设备255台套,共设置了四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道路与桥梁工程装配式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该方向遵循装配式材料工程领域“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理念,主要围绕功能型路面材料、韧性道路与桥梁材料、装配式结构接缝材料、节点处置材料,开展各项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围绕材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各阶段级配设计、水灰比、油石比关键参数)、材料性能分析(包括抗压性能、抗折性能、抗弯性能、抗疲劳性能、抗冻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温性能等)与材料应用分析(结合试验点、段工程项目监测、检测与效果评价),最终开展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工厂化小试、中试以及大试,形成工程项目规模化生产,实现高性能装配式结构工程材料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方向二:道路与桥梁工程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在材料、构件和结构整体试验基础上,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装配式道桥结构基于非线性发展全过程的抗震性能分析,确定装配式道桥结构进而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基础,进行装配式道桥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相应的示范应用,为后续基于监测、检测等数据的性能评估提供合理研究基础。
方向三:装配式道桥性能检测及评估研究
该方向基于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健康运营、绿色环保的理念,主要围绕装配式路面结构和桥梁结构检测、施工监测、性能评估等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围绕基于低碳韧性沥青路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装配式混合路面结构等开展结构检测、施工监测、装配式大跨结构在线健康监测与预警分析、大跨结构施工模拟与监测、悬索结构检测、张拉结构检测、灾损结构检测鉴定、抗震鉴定检测开展技术研究。装配式结构的发展开展技术研究。
方向四:道路与桥梁工程装配式BIM拆分设计与施工模拟研究
该方向旨在将 BIM 技术优势与结构拆分设计相结合,以提高构件设计的标准化程度,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提高项目质量,减少执行中的未知成分,进而减少项目的全程风险而获得收益。